(英国)·365体育|官方网站-最新App Store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三维审视
作者:  来源:    日期:2023-11-23    浏览次数:

2023-11-01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李保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标识。其所蕴含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内核赋予全体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滋养,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历久弥坚的精神基因。把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将其转化为丰富教学资源,传承和弘扬党的伟大精神力量,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

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审视

1.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锤炼青年学生过硬政治品格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以对党忠诚、讲究奉献为核心的政治品格。对党忠诚是首要政治原则。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能够克服无数艰险和磨难、成功抵御任何来犯敌人,靠的就是对党忠诚这颗政治上的“定海神针”。讲究奉献是对党忠诚的逻辑必然,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对人民赤诚之心、甘当人民公仆的精神写照。

高校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是思想政治引领。在思政课教学中整体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的政治本色,传承特别讲政治、特别讲奉献的精神力量,有助于从政治高度把握党百年奋斗百年伟业的精神密码,深刻理解忠诚担当的党性原则,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有助于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深刻领悟党的根本宗旨,把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精神真谛,厚植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

2.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厚植青年学生浓郁爱国情怀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饱含浓郁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党领导全体人民在伟大实践中谱写出一曲曲爱国主义壮歌,既有为民族独立、解放而奋斗,不惜流血牺牲的英雄之歌,也有乘风破浪、奋勇前行,以对祖国“大爱”铸就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奉献之歌。爱国主义唱响了百年征程的主旋律,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

高校思政课的首要任务是引导青年学生厚植爱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思政课教学中展现精神谱系的爱国主义精神标识,讲述共产党人的爱国情怀,有助于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党史国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增强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与国家、社会主义的关系,抛弃和批判抽象的、空泛的爱国论调,把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3.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坚定青年学生崇高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纵贯精神谱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提供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精神支柱。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不惜流血牺牲,不断锐意进取,坚持守正创新,靠的就是这种“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力量。

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是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政课教学中展现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而奋勇拼搏的历程,能够使青年学生汲取伟大精神力量,补足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自觉克服各种及时行乐、贪图享受等消极思想;能够使青年学生充分认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在坚决抵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中国是“资本社会主义”等错误论调中,增强理论认同、政党情感和道路自信。

4.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激励青年学生拼搏进取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含激扬革命斗志和拼搏进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一部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百年拼搏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在伟大实践历程中不懈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凝铸成伟大拼搏进取精神。这种体现着中华民族顽强生命力的精神,深深熔铸在党和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中,成为党攻坚克难、战无不胜的重要力量支撑。

高校思政课具有激励青年学生拼搏进取精神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对学生开展时代使命和责任意识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如果想创造出彩人生,就必须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在思政课教学中全方位展现精神谱系中的拼搏进取精神,有助于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认识自己在民族复兴大业中的角色,激发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有助于青年学生以“榜样”为标杆,在反思和批判当前部分存在的满足现状、墨守成规甚至“躺平”“摆烂”等消极现象中,树立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审视

1.马克思主义是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根基

马克思主义是精神谱系的核心与灵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矛盾、问题过程中,揭示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资本主义迈向人类新文明的趋势与规律,为人类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征程中,高举马克思主义真理旗帜,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形成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为统领的伟大建党精神,进而构建与赓续形成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精神谱系“从孕育、形成到发展,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其蕴含的核心要素都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高校思政课着眼于“培根铸魂”,对青年学生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因此,把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要牢牢抓住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根基,利用好思政课这块“主阵地”,做好马克思主义教育这篇“大文章”,在当前主要是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工作。

2.阐释重大问题是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理论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学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答疑解惑中提高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把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旨趣与思政课教学目标相对接,围绕现实问题、理论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回应青年学生的关切,尤其是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关切。

精神谱系以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为基本要素,在“两个结合”中构筑与赓续发展,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精神密码。对之进行解码,是回应当前青年学生重大理论关切的要求。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角度看,精神谱系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政党理念、价值立场和精神风貌,“理念—价值—形象”构成的“同心圆”动力结构,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创造百年伟业的根源。从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角度看,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特质,以理想信念的应然性与实然性辩证逻辑为分析框架,可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好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角度看,精神谱系体现了守正创新的精神品质,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原因。

3.“两个结合”是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理论资源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谱系。“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制胜法宝”,也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资源。

把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善于运用“两个结合”理论资源,厘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中心主线,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逻辑美、深邃度和吸引力。一是以“两个结合”为框架,构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主题主线,阐明从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机理,深化青年学生对二者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四个自信”;二是以“第二个结合”为重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文化基因,增强中华文明主体意识;三是聚焦“两个结合”最新成果,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感悟其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

4.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理论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弘扬党的伟大精神的重要论述是直接理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主要作用是“培根铸魂”,即通过马克思主义教育,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思政课教师至关重要,要按照政治要强、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情怀要深、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标准强化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做到“八个相统一”,善于吸纳融合历史资源、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等,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审视

1.通过文本融入夯实精神谱系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基础

要理解精神谱系内在逻辑、科学内涵,寻求某个术语或者概念的意义,需要返回文本、以文本为依托展开阐释。思政课教师可以在熟练掌握精神谱系文本内容基础上,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来展开。在纵向层面,以“精神起源—体系构建—发展应用”为逻辑线索,重点解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突出重点》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三个文本,并结合具有权威性的理论文章,讲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科学内涵,理顺内在逻辑结构。在横向层面,主要是按照类型学的原则,对已经认定的精神谱系进行梳理,讲述每一种伟大精神背后的历史事件、感人故事和鲜活人物,给抽象的精神以坚实的历史支撑,使其在课堂上变得更加可感可亲可信。通过文本融入的教学,可以清晰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构建历程、理论体系和历史根基。

2.通过价值引导强化精神谱系在思政课教学中的目标

把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根本目的不在知识而在价值,以丰富的党史、红色资源等支撑价值观教育,实现价值观教育提质增效。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知识与价值的关系。知识是形体,价值是灵魂,二者不可分割,在融入精神谱系过程中,要以精神谱系的历史场景、感人故事、英雄人物讲述为铺垫,在此基础上“画龙点睛”,启发学生思想、心灵,达到价值引导目的。二是批判与建构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这里讲的就是批判与建构的链接,其本意是在破除旧意义基础上重建新意义、实现价值引导。把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注重运用“批判—建构”的逻辑框架,在对各种错误思潮、消极现象进行批判中,在负面与榜样的对比映照中实现价值观教育。三是政治性与学理性的关系。政治以学理为支撑,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凸显政治性、方向性和引领性,在说理、讲理中提升精神谱系价值引领功效。

3.通过载体搭建推进精神谱系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践行

思政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需要围绕党的伟大精神主题,搭建各种实践载体,把历史讲解、理论阐释与实践感知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精神谱系的伟大力量,进而转化成践行理想信念的动力。需要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开展以“弘扬党的精神力量、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为主题的校园歌咏会、艺术表演等文艺类活动;组织学生选取不同精神谱系,开展拍摄微视频、排演情景剧等教学类活动;围绕精神谱系主题,组织开展书法、演讲等比赛类活动,等等。二是开展多样的社会实践。围绕精神谱系主题、结合社会热点,开展调研类活动;发扬服务人民、甘于奉献精神,组织学生走进偏远山区、落后社区开展帮扶类活动;组织大学生宣讲团开展宣讲类活动,助力党的理论与精神传播等。三是开展红色筑梦之旅。红色文物、遗迹“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运用这些资源,组织大学生走访革命老区,瞻仰革命圣地和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重温红色记忆,使他们在直观体验中汲取奋进精神力量,赓续红色血脉。

4.通过分类选择精神谱系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内容

高校思政课体系完整,但每门课程各有侧重,教学目标皆不相同。因此,必须坚持类型化思维,找准各门课程与精神谱系的结合点,进行分类的、有选择性融入。具体而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应该侧重于精神谱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用强大真理力量感染学生,用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中,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侧重于讲解精神谱系的历史生成、思想内涵和现实基础,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应结合“四史”讲述伟大精神的历史脉络、英雄故事、感人事迹,让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四个选择”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坚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中,应该侧重于阐释精神谱系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等内容。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应该侧重于精神谱系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涵养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

Copyright 2014-2016 (英国)·365体育|官方网站-最新App Store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版权所属: (英国)·365体育|官方网站-最新App Store下载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