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365体育|官方网站-最新App Store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
沂蒙精神:生死与共的历史昭示
作者:  来源:    日期:2021-05-28    浏览次数:

卢毅

2021年04月28日08:15 |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沂蒙精神:生死与共的历史昭示

临沂是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25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参观沂蒙精神展,听取沂蒙地区革命战争历史介绍,并会见了当地先进模范和当年支前模范后代代表。他深情地说,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

沂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沂蒙不是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是指以蒙山和沂水为地域标志的革命老区。沂蒙山区是山东建党较早的地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山东党的最早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就是沂蒙山区莒县大北杏村人。1927年春,沂蒙地区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沂水支部诞生。此后,许多党的地方组织相继成立。

(一)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山东作为联结华北和华中的纽带,与晋察冀和晋冀豫根据地成鼎足之势,对坚持敌后抗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中共中央决定派八路军一一五师进军山东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自1938年6月起,八路军一一五师陆续进入冀鲁、苏鲁豫边区。1939年3月,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领一一五师师部进入鲁西。同年6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开赴鲁南。1940年10月,一一五师胜利完成了创建鲁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并与华中、滨海、鲁中、湖西根据地建立了联系通道,不断发展壮大。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审时度势,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将山东八路军主力调往东北,执行发展东北解放区的任务,同时命令新四军华中部队北移山东,保卫和发展山东解放区,并将华中局改为华东局,北迁临沂。随后,陈毅率新四军军部抵达临沂。1946年1月,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合并,统一指挥山东和华中部队。1947年1月,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山东军区和华中军区合并组成华东军区,山东、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

解放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山东解放区,山东军民坚决执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奋起反击,先后获得了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扭转了华东战局。1947年6月底,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鲁西南地区强渡黄河,开始了战略大反攻。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方针,组成内、外线兵团,适时转入战略进攻。外线兵团挺进豫皖苏,协同晋冀鲁豫野战军开辟中原战场;内线兵团继续在山东境内作战,会同山东地方武装,逐步收复失地。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胜利攻克济南,由此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不久,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又共同进行淮海战役,歼敌55.5万人,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精锐主力,将华东和华北连成一片。

在抗日战争时期,地处沂蒙腹地的临沂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和山东解放区的首府所在地,是中共中央华东分局、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八路军山东纵队、一一五师司令部、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社等党政军机关驻地。抗战胜利后,中共华东局、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山东省政府也都在临沂成立,临沂成为华东的战略指挥中心。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都曾在沂蒙山区工作过、生活过、战斗过。在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1614名共和国将帅中,有3位元帅、2位大将、13位上将、64位中将和349位少将曾在蒙山沂水转战。

正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诞生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在沂蒙山区这片红色沃土的具体承载、展现和升华,是党和人民群众共同铸就的伟大精神,它生动展现了党、军队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情谊和血肉联系。

(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在沂蒙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始终不渝、舍生忘死地践行党的宗旨。这成为了党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的前提与基础。

一切为了群众。

首先,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沂蒙根据地的党、政、军各级机构坚决贯彻党的宗旨,树立人民至上的观念,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1940年9月,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通过的《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作出规定:“实行民生主义,改善人民生活。”1943年,正值抗战最艰难时刻,时任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主任的黎玉在群众工作会议的报告中,要求根据地党员干部的工作要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相结合,从改善群众的生活入手来发动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党通过开展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减轻了沂蒙农民负担,让根据地的人民真切感受到党切实为群众谋利益,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其次,实现人民群众最大的政治权益。在沂蒙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让群众获得当家作主的尊严。1940年1月,在郯(城)马(头)地区建立了郯城县抗日民主政府,这是沂蒙地区最早成立的县级民主政权。继郯城民主政府之后,费县、临沂、沂水、沂南、蒙阴、莒县、日照等地也按照“三三制”原则陆续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明确规定人民群众享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项权利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并对妇女提出了特别保护措施,规定要“改善妇女生活,解除封建压迫”,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完全与男子享有同等权利,禁止虐待及侮辱妇女,实行一夫一妻制的自由婚姻制度。沂蒙革命根据地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广大人民群众一改过去那种受压迫、受剥削、受凌辱的境地,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自由和平等。

再次,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沂蒙根据地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提出要“普遍实施新民主主义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当时根据地普遍开办小学、中等学校、文化夜校、扫盲识字班等。所有的民校学生一律免收学费,家境贫寒、无力购置课本文具者,也由村教育经费或村公产中补助或供给。民主政府大力兴办教育让沂蒙人民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明白了革命道理,提高了政治觉悟,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尤其是广大沂蒙妇女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提高。当年香港几家报社的记者曾到沂蒙乡村采访,惊奇地发现识字班的姑娘们不仅粗通文墨,而且还能用政治术语阐述共产党全面抗战的道理,批判国民党片面抗战的政策。

一切依靠群众。

共产党植根于人民群众,其力量也来自于人民群众。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获取革命的胜利,这是共产党的力量源泉。

1939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深入群众工作的决定》,号召各根据地党组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群众组织起来。根据中央的指示,山东根据地建立了农救会、工救会、妇救会、青救会、儿童团等各级群众组织和团体。1943年8月,山东分局在《五年工作总结及今后任务》中写道:“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必须认真进行基本群众的动员与组织工作,必须把我们的抗战事业放在千百万有了觉悟,有了优势的群众政治基础上,我们才有了依靠,我党我军才有战斗力,根据地才能巩固,我们才能胜利。”

而正是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基础上,沂蒙根据地形成了党为人民谋利益、人民真正跟党走的良性互动。共产党、八路军吃的是乡亲们筹的粮,住的是老百姓让的房,穿的是红嫂们缝的衣,受伤躺的是老乡抬的担架,遇到危险靠的是群众的掩护,急行军过的是“识字班”肩扛的“火线桥”。有了良好的党群关系,“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就自然而然,牢不可破。

(三)

沂蒙精神孕育于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时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沂蒙人民用参军支前和无私奉献,谱写了“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的生动画面和感人篇章。

跟党走就要积极参加党的军队。在沂蒙,抗日战争时期共有4次参军热潮。第一次出现在1938年至1939年,此时根据地尚未建立,但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纷纷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中,呈现出空前的参军高潮。如沂南县依汶乡的朱家里庄和葛沟镇的石泉庄,就各有100多名青年参加了八路军。第二次参军热潮发生在最艰苦的1941年到1943年。那时参军往往意味着牺牲,但群众的热情不减反涨。“一门双英”“一门三英”“一门四英”的模范家庭司空见惯,甚至出现“一门七英”的模范家庭。

如果说参军是直接参加革命的真实体现,那么更壮观的是沂蒙人民倾其所有、支援革命的实际行动。粟裕在他的战争回忆录中这样描述沂蒙群众:“他们是那样地坚定勇敢,不怕困难,奋不顾身,竭尽全力地支援人民子弟兵。”沂蒙人民用实际行动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最精彩、最感人至深的篇章,涌现出了“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等一大批家喻户晓的拥军模范。

“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涌现出的一个女英雄群体。她们居住在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分别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中,沂蒙六姐妹不分昼夜,在村干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线的情况下,主动挑起村里拥军支前重担,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送粮草、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等。战役期间,六姐妹和乡亲们一天只吃一顿饭,整天忙碌着、操劳着,每天来回20多里山路。

“沂蒙母亲”王换于,多次冒死掩护首长和战士,巧妙保护党的绝密文件,并受党的委托,创办了八路军地下托儿所。她动员邻里八乡的哺乳期妇女献出奶水,养育革命后代。她还把烈士的孩子抱回家,让儿媳妇用乳汁喂养,却让自己的孙儿吃粗粮。她说:“烈士的孩子饿死了,就断根了,咱的孩子饿死了,你还能生育。”从1939年秋到1942年底的3年时间里,八路军地下托儿所的41名孩子在她和家人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1943年后,王换于又抚养了45个革命后代。

“沂蒙红嫂”明德英,是沂南县马牧池乡一位普通的农村哑女。当遇到被日军追杀、身负重伤的八路军小战士时,明德英不顾危险,毅然将这名战士藏起来,机智地躲过日寇的搜查。当发现小战士昏迷不醒、生命垂危、身体极度缺水时,她毫不犹豫地解开衣襟,将乳汁挤进战士的嘴里。后来,明德英又将家中仅有的母鸡杀掉,熬成鸡汤给伤员滋补身体。事实上,明德英仅是当时沂蒙山区众多的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中的一位。

为了战争的胜利,沂蒙人民全力支前、全面支前、全程支前。全力支前,就是把一切能够用来支援人民军队、支援前线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用上;全面支前,就是战争需要什么,沂蒙人民就支援什么;全程支援,就是战争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在“一起为了前线”的全民支前运动中,沂蒙人民创造出无数感人事迹。孟良崮战役时,为夺取胜利,蒙阴人民不但倾其所有为子弟兵提供吃穿,还毅然割下刚刚扬花秀穗的麦子,扒掉刚建好新房上的屋草,为华东野战军喂马。

淮海战役期间,沂蒙地区有340万名妇女参加后方支前工作。仅滨海区,就有数十万妇女在一个月内加工粮食1000万公斤。平邑县有4000盘石碾在昼夜不停地运转,全县参加碾军粮的人数竟高达20多万人。山东还出动民工218万余人参加支前。其中,鲁中南区就组织调用随军常备和二线转运民工34万人,临时民工140万余人,共计174万余人,沂蒙山区的民工占绝大部分。他们在地方政府和军队的组织下,组成运输队、担架队,用小车、毛驴向前线运送粮食、被服,用担架运送、抢救伤员,同时还执行打扫战场、押运俘虏、修路架桥等工作。莒沂县群众推着400辆小车运送5.5万公斤白面上前线,他们从沂蒙家乡出发,路经江苏、安徽,长途跋涉数千公里,吃完了随身带的干粮和咸菜,也绝不吃车上的白面。淮海战役胜利后,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还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从民族苦难中、从战火纷飞中、从顽强奋斗中走来的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是一种永不歇息的历史传承。沂蒙军民用生死与共的实际行动,树起了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昭示和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必须植根于人民,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Copyright 2014-2016 (英国)·365体育|官方网站-最新App Store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版权所属: (英国)·365体育|官方网站-最新App Store下载

XML 地图